人间烟火
其实我也知道有人会在背后叉腰指指点点,说我凭什么敢教中国历史。斤两不足还敢充胖子云云,对于我只有高中程度的历史背景嗤之以鼻。但其实我很想说,你行你来,不要总是忽略现实层面打笔仗,用实力来证明你千对万对,我就千错万错了。
我自觉用我的水准来教导这个学系的中国历史课,已经很足够了。学生不需要更博大精深的指导,因为他们用不着。在0基础的条件下,他们需要的是仅仅是门槛、兴趣的养成和追加研究的精神。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才真的能开始讨论学习历史的意义,如何提升学术的质量和出产有批判精神的文章。到那个时候,才把这些一心向学的小朋友往大学推送,让具权威性的大师来指导,是我现在正努力耕耘的方向。
如果我不是一个好老师,那我们放眼看看在我之前教导学生的老师吧。有者贵为博士,有者中文系毕业任职国际知名出版社,在中国大陆的游历可以源远流长地写出千千万万本见解精辟的好书。但是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深刻了吗?他们明白为什么作为传媒学生需要了解历史吗?我记得毕业生们获知我接手历史,语重心长地说,没事,忍一忍就过去了。我皱眉,为什么历史需要忍耐?这是非常难得的,听故事的课,有什么好忍耐的?他们缺失的,就只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说书人而已!
我也不是说自己多会讲故事。但作为老师,只有在外驰骋沙场的经历是绝对不够的。多少人无法下咽的文言文,那些像毛线一样牵扯不清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有掩埋在其中的风流韵事,如果能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在他们眼前,激发他们的兴趣,其实到某个程度以后你只需要坐享收成而已。我虽然在历史这门学科上不是一个多有阅历的人,但是我擅长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喜欢上课。不是喜欢上课的时候胡扯的笑话,而是因为知道历史的有趣而期待上课,这才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责任。许多人错把学者、研究员和教师的角色混为一谈,我觉得最实际的还是出手比试过,才能一分高下。那些只在纸上谈兵的闲者,愿你们能动起来省下耍嘴皮子的功夫和我一较高下,学生究竟爱谁,我倒是很有把握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