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我看香港电影,时常看见杜琪峰的名字。我很喜欢他拍的电影,其中那都市文明衍生出来的次文化展现。我喜欢他的《暗战》,尔虞我诈的机智游戏;我喜欢他拍的喜剧,让我笑得口吐白沫;我喜欢PTU,缓慢唯美的追逐,在漆黑的夜,兄弟间义气的表现。可是我昨天看了一部电影:《柔道龙虎榜》,关于一群心底爱着柔道的人,兀自在生活的走道上寻找未来的方向。真是可惜。我看见杜琪峰的匠心。男生在马路上奔跑,后面凶神恶煞的打手在追赶着他。女生尾随在后一路狂奔,手里抱着的钞票一路流泻,强风将它们吹得满地都是。忽然间,大家都停了下来,蹲在地上捡钞票。女生见后面的人停下来了,于是也停下来捡。这一段拉太长了。它可以是引人深省的一个重要部分。可是这女生整天在捡钱。郭富城和古天乐在打架的时候她也捡。总之每个人在忙的时候她就在捡。还有就是三人从台上被叫下台同多人对话的那一场戏。我知道杜琪峰想要把时空堆砌,把对话打乱再重叠,可惜除了杂乱无章的对白,我们只看见刻意经营的架构,摇摇欲坠。
后来还是有一点惊喜。郭富城成天用来找人打架的借口原来正是古天乐的苦衷。但是最后古天乐跟梁家辉在芒草丛中对打的那一幕无法让人信服。除了让画面看起来漂亮一些,我真的想不出为什么这两个人要大老远跑到可能有蜥蜴大蛇之类冷血动物聚集的地方才可以对决。蔡一智饰演的弱智儿让我想起《洗澡》里面的弱智青年。不过身份地点被更改,从澡堂老板的遗子变成了柔道师傅的儿子;从澡堂改成了武馆。
也许也因为习武,我看见退隐江湖的好手被挑衅而同对方扭打之时的热血澎湃,我仿佛被电击。曾经下过苦功殿下的武功底子,因为敌不过生活的重量而沉淀。它是独立拥有生命的,大部分时间被遗忘,在瞬间涌起之时可以让人极度兴奋,甚至疯狂。
我看《柔道龙虎榜》,感动的部分是因为自身的经验,不是因为被剧情所牵动。这难道喻示了杜琪峰的黔驴技穷?我希望香港能继续拥有像陈果,像杜琪峰这样的导演,耕种那片文化贫瘠的土,开出灿烂的花。
顺道一提,最近随手抓了一本几年前买的书。黄碧云的《媚行者》。前些日子读了虹影的专访,才知道原来黄碧云是一书写女权主义的香港女作家。人们对虹影的评语是两极化的,而黄碧云是虹影这个话题女子相当欣赏的作家。我重读她的作品,感受到她企图书写异地文化的同时,把香港也写进去。关于童年,关于动乱政府,关于文化起源,关于生活如何与异地种种相靠近。我很疲累,读了一个早晨的黄碧云。然而我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
我非常喜欢西西,她也来自香港。我常在想,像香港这样的一个地方,像炒饭一样被翻搅文化或次文化的地带,毫无置疑地孕育了风格迥异的作家。可是我始终觉得西西是一个异数。她怎么可以快乐成那个样子。有时候我看见残忍,然而在故事主人翁眼里这些残忍又似乎只是一阵过境的风。只要他们被理解,就没有所谓苦难。(就这样简单。)
香港这座都市,原来不止吃喝玩乐这么简单。
后来还是有一点惊喜。郭富城成天用来找人打架的借口原来正是古天乐的苦衷。但是最后古天乐跟梁家辉在芒草丛中对打的那一幕无法让人信服。除了让画面看起来漂亮一些,我真的想不出为什么这两个人要大老远跑到可能有蜥蜴大蛇之类冷血动物聚集的地方才可以对决。蔡一智饰演的弱智儿让我想起《洗澡》里面的弱智青年。不过身份地点被更改,从澡堂老板的遗子变成了柔道师傅的儿子;从澡堂改成了武馆。
也许也因为习武,我看见退隐江湖的好手被挑衅而同对方扭打之时的热血澎湃,我仿佛被电击。曾经下过苦功殿下的武功底子,因为敌不过生活的重量而沉淀。它是独立拥有生命的,大部分时间被遗忘,在瞬间涌起之时可以让人极度兴奋,甚至疯狂。
我看《柔道龙虎榜》,感动的部分是因为自身的经验,不是因为被剧情所牵动。这难道喻示了杜琪峰的黔驴技穷?我希望香港能继续拥有像陈果,像杜琪峰这样的导演,耕种那片文化贫瘠的土,开出灿烂的花。
顺道一提,最近随手抓了一本几年前买的书。黄碧云的《媚行者》。前些日子读了虹影的专访,才知道原来黄碧云是一书写女权主义的香港女作家。人们对虹影的评语是两极化的,而黄碧云是虹影这个话题女子相当欣赏的作家。我重读她的作品,感受到她企图书写异地文化的同时,把香港也写进去。关于童年,关于动乱政府,关于文化起源,关于生活如何与异地种种相靠近。我很疲累,读了一个早晨的黄碧云。然而我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
我非常喜欢西西,她也来自香港。我常在想,像香港这样的一个地方,像炒饭一样被翻搅文化或次文化的地带,毫无置疑地孕育了风格迥异的作家。可是我始终觉得西西是一个异数。她怎么可以快乐成那个样子。有时候我看见残忍,然而在故事主人翁眼里这些残忍又似乎只是一阵过境的风。只要他们被理解,就没有所谓苦难。(就这样简单。)
香港这座都市,原来不止吃喝玩乐这么简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