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

当母亲掩面抽泣的时候,我以为,我永远失去了外公。早晨,家中秩序一片混乱。因为手续问题母亲无法即刻取得签证,许多繁琐的文件复本、照片、证明书的准备让一家人失去了理智。互相怪罪对方是最不具生产性的举动,然而两口子却喋喋不休地数落对方。我感到心烦。这两个没有危机意识的家伙究竟在干什么?我默默地列印出证明书,上网把表格都填好,几乎要把母亲载到吉隆坡澳洲大使馆去了。关键时刻,解决问题才是重点,不是吗?
我再一次意识到也许我还有存在的价值。我的清醒是一线希望。
于是一整天我奔走于家和店面,翻箱倒柜地寻找文件,驱车到旅行社办手续,还兼任母亲暂时的安慰。当她转身压抑自己激动的情绪时我其实很想给她一个拥抱。然而我并没有。上一次拥抱是幼稚园的时候了吧。我始终只是拍拍她的肩膀。我站在她身后强烈地感受到彼此间巨大的鸿沟是难以跨越的缺口。外公病危,我也会哭。然而在她面前我不哭。吃饭的时候我竟然还作胃口大开的样子,频频添饭。我无法再做什么来稀释母亲的悲伤。我自责,自己如此无能,让她在悲痛之时显得那样孤单。我因此背负了不肖的罪名。(其实我的不肖又何止如此。)
我用理智度过了这一天。我的喜怒哀乐统统被关进了房间。
我的思绪反而清晰许多。许多没有重量的事仿佛都蒸发不见了。原来我的生活如此不堪,一旦重量降临,那些无病呻吟的苦痛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从前的自己仿佛又从角落里跳出来,双手叉腰,装作很凶的样子,用沉默来让人心虚。我不喜欢发号司令的感觉。回家躲在被窝里我感觉极其疲累。当时我所有所有的牢骚都跟C说。我说我喜欢保持沉默,做一个聆听者。我不喜欢当一面墙。当我毕业以后我就真的变成了一只影子,喜欢躲在无人的角落,静静地看别人快乐、欢笑、狂爱、叫嚣。我在人群中永远只是配角。
在回程中我忍不住跑去买盗版了。付钱过后猛然发觉我买的,都是喜剧。原来潜意识里我知道自己需要欢笑。我看《功夫》,里面的配角其实都是主角。尤其那死得很早的三个英雄,功夫特俊,我看得目瞪口呆。每一个市井小民都是英雄,在自己所能掌控的空间里扮演自己钟爱的角色。终于有一天为了挺身而出,牺牲了生命抑或极其重要的东西,那英雄的形象,才被众人发掘与吹捧。这些英雄都已厌倦了江湖,所以在隐姓埋名,蛰居起来。然而,东方不败有云:“退出江湖?人就是江湖,你如何退出?”
生活的比例尺一再被放大,你就会发觉,自己其实很了不起。

评论